凌晨三点,德黑兰的天空突然被刺眼的火光撕开。
阿米尔从床上弹起来,怀里抱着五岁的女儿就往门外冲。
防空警报尖锐得让人头皮发麻,身后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在打转:"这鬼地方哪有防空洞?"街道上乱成一锅粥,人们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有人往地铁站跑,有人钻进清真寺,还有人干脆跪在地上祈祷。阿米尔的拖鞋早就跑丢了,光脚踩在碎玻璃上,每一步都钻心地疼。
同一时刻,特拉维夫的莉亚正窝在防空洞里刷手机。十五秒前警报响起时,她顺手把咖啡杯放进洗碗机,牵着孩子慢悠悠地走下楼梯。防空洞的门是特制的,关上后连爆炸声都变得闷闷的,像隔壁在装修。孩子掏出游戏机继续打怪兽,莉亚给闺蜜发消息:"今晚的瑜伽课又泡汤了。"这哪像是打仗,简直就是换个地方宅着。
这种天差地别的遭遇让人心里直打鼓。要是哪天导弹真落到咱们头上,该往哪儿躲?有人不信邪,掏出手机打开地图软件搜"防空洞"。结果让人哭笑不得,高德地图蹦出来七八个"应急避难所",点开详情一看,不是公园就是学校操场。换百度地图更离谱,排名第一的居然是个面馆,招牌上明晃晃写着"防空洞特色牛肉面"。好家伙,这要真打起仗来,是不是还得先扫码点个套餐才能进去避难?
说起防空洞,老一辈人记忆里可都是大场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会儿,全国上下都在"深挖洞"。小县城里的防空洞挖得跟迷宫似的,民兵训练时经常组织钻洞演习。那时候的小学生都会唱"备战备荒为人民",放学路上看见施工队挖洞,还会凑过去帮忙搬砖头。如今这些老防空洞要么改成了地下商场,要么变成了停车场,最惨的干脆被填平盖了商品房。有老住户回忆,前些年拆迁时还挖出过当年的防空洞,里头堆满了生锈的搪瓷缸和毛主席语录,看得人心里直发酸。
以色列人把这套玩出了新高度。他们全国有三万多个防空洞,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半。人家的预警系统更是神乎其技,边境城镇从拉响警报到躲进防空洞只要十五秒,比咱们点外卖还快。最绝的是他们从小培养孩子的防空意识,幼儿园就开始搞演习。警报一响,小朋友们条件反射就往防空洞跑,熟练得跟咱们小时候躲班主任查岗似的。反观德黑兰就寒碜多了,全市就一百来个避难所,导弹来了全靠地铁站和地下室撑着。难怪网上有人调侃,伊朗人防空的终极方案就是买张机票。
现在的问题是,咱们的防空洞到底靠不靠谱?有较真的人去查了数据,结果让人心里直打鼓。一个住着几千人的小区,避难面积才七百平米,挤成沙丁鱼罐头也装不下多少人。旁边小学的操场倒是够大,可问题是导弹又不挑地方,万一正好砸在操场上咋整?更让人担心的是那些年久失修的老防空洞,几十年没人维护,别到时候没被炸死先被塌方活埋了。有人去探访过改造过的防空洞,里头不是停满了电动车,就是堆着建材杂物,真要用的时候怕是连下脚的地儿都没有。
预警系统也是个头疼事。以色列人用人工智能算导弹轨迹,咱们靠啥?小区大喇叭?业主微信群?真到紧要关头,怕是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有人做过测试,在二十层高的写字楼里,从听到警报到跑到地下室至少要三分钟。就这速度,够导弹炸八个来回了。更别说现在的高层住宅,电梯一停,住三十楼的人怕是连楼梯都跑不完。
这些事儿想着想着就容易睡不着觉。有朋友觉得纯属瞎操心,说什么"咱们这儿又不会打仗"。这话听着耳熟,疫情前谁想过口罩能成硬通货?台风来前谁觉得自家阳台会飞走?居安思危不是制造焦虑,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智慧。就像老话说的,晴天修屋顶总比雨天补漏强。以色列人把防空洞修得比奶茶店还密,不是因为他们好战,而是他们太清楚战争的滋味。
本文就只是用来分享一些积极向上的能量啦,可没有要去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想法哟。要是真有侵权的情况呢,就赶紧联系我们哈,我们会很积极地配合去把问题给解决掉哒。
安全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