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到阎学通的这个新闻,认真听了几遍,脑子里还在想阎老师这次发言逻辑上有没问题,有没有可以思考的地方。
但是打开评论,一堆指责手指不礼貌的?哈?[擦汗]
不是,你说手指不礼貌?那我是不是可以说这位以色列军官衣服有灰尘?因为衣服有灰尘,所以就不用看他的观点了,默认对面无礼?
一场关于“规则”的辩论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阎学通教授到底在争论什么。(评论我的麻烦也先看看这一段内容)他的核心论点其实非常基础,关乎现代文明的底层规则:
以色列军官的逻辑:哈马斯是恐怖分子,他们绑架了我们的人,所以我们在进行“自卫战争”,打击加沙是正当的。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
阎学通的反驳:自卫权不等于“无限制自卫”。他用了那个非常经典的银行劫持比喻:警察不能为了击毙劫匪就把整栋银行大楼和人质一起炸掉。军事行动必须区分军事目标和平民,否则就失去了合法性。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其实是在争论国际社会公认的“战争法”或“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阎学通是在用对方能理解的“规则”和“逻辑”去辩论,而不是单纯的情绪输出。他的建议(通过联合国、两国方案)也是国际社会多年来的主流解决方案。
不论事实先挑礼?
为什么一番符合国际规则和人类基本道德的言论,会在网上引来大量骂声?我们可以看看批评阎学通网友的言论,很多批评者避而不谈阎学通说的内容是否正确,转而攻击他的态度和手势,说他“不礼貌”、“不谦卑”、“有辱国格”。
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在很多公共讨论中,我们有时会过分强调“表面和谐”与“谦逊姿态”,而忽略了问题的核心是是非对错。就像我说的,对面以色列军官衣服还有灰呢?那我是不是也可以骂他不尊重人?这就好比什么呢? 好比两个人辩论,你说“1+1=2”,他反驳不了,就说“你刚才说‘1’的时候口水喷到我了,你真没素质!” 这就属于转移话题,因为说不过道理,就只能挑刺儿了。(想起我之前讲伪史论,你和他讲道理,他给你扣帽子)
“你为啥只帮他?”
还有人骂:“你为啥只帮巴勒斯坦说话,怎么不去关心乌克兰难民?”,你这就太离谱了吧,同情心又不是限量款,关心了一个就不能关心另一个?这就像你看到一个小孩摔倒了去扶,旁边有人骂你:“街上那么多小孩摔倒,你为什么只扶他?你真虚伪!”
这种“受害者竞赛”只会让所有问题都得不到讨论,因为只要你关心一个,就会有人说你为啥不关心另一个。
这里插一句,关于平民伤亡的数据,网友批评阎学通采信加沙卫生部的数据“不严谨”。但问题是,以色列方面自己也给不出可信的替代数据,只是模糊地承认“83%是平民”或“误伤难免”。[擦汗]在无法获取完美信息的情况下,相信多方信源(联合国、人权组织、当地机构)的交叉验证,是更理性的做法。
不论亡魂,只纠一根手指?
说到底,这事儿本来是一场讨论生命和规则的学术辩论,结果呢?在网上完全吵歪了楼。大家不去关注加沙到底死了多少平民,反而揪着阎教授的态度和手势不放,说他“不礼貌”、“不谦卑”。无数人躲在屏幕后面,用手指着阎学通那根“不礼貌”的手指,可偏偏没人敢真正伸出手,去指一指加沙那片被炸了无数遍、埋着几万条人命的地方。
我寻思,内塔尼亚胡也举了手指,怎么没见这么多人跳起来?
素材来源:中国新闻网
#阎学通##以色列##巴以冲突##哈马斯##时事热点头条说#
安全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