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字叔宝,是大唐开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名臣中的重要人物。在隋唐题材的各种演义小说中,提起秦琼这个名字,其知名度极高,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那影响力之大,常被形容为“一部隋唐史,半套秦琼传”,可见其历史地位非同一般。
秦琼的家乡位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太平街专诸巷。他为人孝顺,侍奉母亲极尽至诚,被人称赞为“孝母如专诸,交友胜孟尝”,展现了他在家庭和人际交往中的高尚品德。他骏马黄骠驰骋疆场,手持一对熟铜锏,威名远扬,被誉为“马踏黄河两岸,锏击三州六府;技压百余县,名震山东半壁”,战功赫赫。
起初,秦琼只是历城县的一名马快班头。后来瓦岗山群雄聚义,他被众人推举为瓦岗军的兵马大元帅。瓦岗军解散后,他归顺唐朝,依然担任兵马大元帅,掌握重兵多年。他率军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得到了“以双锏撑起大唐天下”的美誉。
展开剩余77%故事中,“小孤山截皇杠”一案发生后,靠山王杨林大为震怒,立即命令济南节度使唐壁:三个月内破案,否则提头来见。唐壁又下令给济南知府,两个月内不破案者提头见帅。济南知府转令历城县知县,限一个月内破案,否则提头见府。历城县知县面对巨案毫无头绪,心中焦急万分,甚至流下了无奈的泪水:这么复杂的案子,别说一个月,就算一年也难以破获。眼看压力层层递增,宛如被推向绝境。
忽然,知县灵机一动,想起了昔日名震山东的秦琼。尽管秦琼如今不再任职于己手下,但凭往日的情谊,知县亲自登门求助,希望秦琼能出手相助。起初,秦琼不愿多事,正打算置身事外,但面对知县的苦苦哀求,终究心软,答应接手此案。
秦琼通过一番细致调查,终于锁定了案件的两个主犯——程咬金和尤俊达。然而,令他为难的是,尤俊达是他的老友,程咬金更是失散多年的发小兄弟。面临这样的局面,秦琼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如果破案,朋友难逃死罪;不破案,靠山王杨林必将震怒,济南府上下官员皆难保。经过内心激烈斗争,他做出一个悲壮的决定:替朋友顶罪,甘愿赴死,由此引发了“染面涂须诈登州”的传奇故事。为此,秦琼被誉为“仁义无双”,其仁义之举让人敬佩不已。
谈及秦琼的人生,也不能不提及单雄信。秦琼虽然一生无愧于任何人,但唯独对不起单雄信这位挚友。
单雄信,字雄信,出身山西潞州府天堂县八里二贤庄,排行第二,世称“单二员外”。他曾是大隋朝九省绿林道的领袖,瓦岗军五虎上将之首。单雄信坐骑是一匹名为风雷烈焰的骏马,手持金钉枣阳槊,作战果敢勇猛,每次出战总是冲锋在前。瓦岗军解散后,因哥哥单雄忠战死,他誓死不投唐,投靠了洛阳王王世充。
唐军攻洛阳时,单雄信马踏敌营不幸被俘,坚决不降,最终英勇就义。单雄信对秦琼的恩情体现在四件重要事件上。
第一件,秦琼落难天堂县时,单雄信助他脱困。那时秦琼奉命押解犯人至天堂县,却因官员更替迟迟得不到批文,滞留客栈数日,积欠饭钱,身无分文,只能卖马为生。正是此时,他结识了赤发灵官单雄信,单雄信不仅帮他还清账单,还接他回家,频繁设宴款待,离别时赠与丰厚金银。
第二件,秦琼在皂角林误杀客栈掌柜,身陷囹圄。秦琼打开包袱时,掌柜觊觎财宝发生争斗,秦琼不慎将其打死。官府逮捕秦琼判死刑,消息传至单雄信耳中,他不惜重金斡旋,终于将死刑改为发配北平。
第三件,秦琼流放北平府期间,单雄信悉心照料秦琼家人。秦琼在北平期间结识表弟罗成,后回济南家中发现豪宅已建成,原来是单雄信资助建造,且每月资助家用粮米。
第四件,秦琼母亲六十大寿,八方宾客云集,盛况空前。其实多是单雄信邀约亲友助兴,彰显秦家尊荣。单雄信曾言:“秦琼是我单通,秦母的寿辰就是我的寿辰,不给秦琼面子便是不给我面子。”他的影响力令寿宴声势空前。
瓦岗山散将后,单雄信投靠王世充,娶了王世充的妹妹玉花公主为妻,成为洛阳城的显赫人物。秦琼、程咬金、罗成后来也带着家眷来到洛阳,单雄信为三人建造三贤王府,锦衣玉食,细心照料,希望他们能留在洛阳,助王世充一臂之力。尽管三人不愿意支持王世充,只要不归李渊麾下,单雄信便心满意足。
然而,三人最终被徐茂公暗中劝说,选择归附唐朝。秦琼投唐无可厚非,他认为王世充无法成大业,李世民才是真正的英主。为事业着想,秦琼的选择合理。然而,归唐后却率军攻打洛阳,从朋友角度看,这显得有些忘恩负义。
毕竟洛阳是王世充的地盘,单雄信既是他的妹夫,亦是兵马大元帅,秦琼攻城即是攻打单雄信。洛阳陷落,单雄信兵败被俘。秦琼痛哭劝降,但单雄信誓死不屈,最终英勇牺牲。
单雄信去世后,秦琼悲痛欲绝,曾提出辞官,欲为其守孝三年。这份真情流露,非演戏可比。然而,回头看来,秦琼对待单雄信的做法也令人感到一丝寒意。
有人会说,秦琼此举是顾全大局,无可厚非。但若为了所谓大局,便忘恩负义,出卖朋友,个人认为,这样的行为难以令人完全认可。
发布于:天津市安全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