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是发生碰撞前踩的刹车,还是碰撞后踩的?”“下车查看现场时,你认为自己撞到了什么?”……日前,一起交通肇事案在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宣读起诉书后,该案公诉人围绕审判长归纳的争议焦点,针对性进行讯问。
\n据悉,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评议组在渝开展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的最后一场。江北区检察院检察长冉劲、检察官汤霁、检察官助理宋坪组成公诉人团队,出庭指控犯罪。
\n据起诉书指控,2024年7月某天凌晨5时33分,唐某某驾车行至某立交桥路段时,因疲劳驾驶打瞌睡,导致车辆突然失控偏移,撞到沿匝道护栏对向行走的被害人,致其从立交桥坠亡。唐某某既未报警、也未救助,驾车离开现场。
\n该案件办理难点在于“时空错位”:事故第一现场发生在立交桥上,而桥下的尸体直到数天后才被发现,前期侦查证据尚不足以证明被告人系撞人后逃逸。为还原案件真相,公诉人团队下足补充侦查功夫,多次现场复勘取证,借助三维地形扫描、视频深度分析等刑事科学技术还原现场,组织多领域专家论证,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空线。案卷也从原来的2本增加到7本。
\n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团队将证据分为三组,每组举证环环相扣、逻辑严密。为让现场人员更直观地了解案发经过,公诉人制作模拟动画,标注案件关键点位,并绘制出人物、车辆轨迹图。在监控视频不够清晰的情况下,这些辅助手段让案发场景得以完整重现。辩护人在责任划分和肇事逃逸认定问题上提出异议后,公诉人团队邀请两位相关领域专家出庭质证答辩,进一步解疑释惑。第一公诉人冉劲最后发表公诉意见,当庭释法说理,升华了案件的教育意义。
\n历经近4个小时的庭审,该案当庭宣判。唐某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
\n“仅靠监控视频,很难判定驾驶员是否明知撞人后逃逸,通过制作动画能让大家客观了解案发经过,充分体现了科技赋能。”在第二天举行的点评会上,评议组成员、吉林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全国优秀公诉人肖杨表示。
\n“老一辈公诉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80后’‘90后’公诉人团队出庭,让我们看到重庆公诉人梯队建设的薪火相传。”评议组成员、辽宁省沈阳市检察院检察二部副主任、全国优秀公诉人肖菲说。
\n“面对证据链上缺失的一环,公诉团队多次赴案发现场,通过补充侦查形成有力举证,如果取证能适当兼顾案后事实,那就更完善了。”评议组成员、最高检第九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助理姜勇表示。
\n“公诉人庭前准备充分,庭上表现可圈可点。”最高检第八评议组组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吉林省检察院原副检察长曾天在评议中指出,公诉团队积极补充取证,指导公安机关复勘复验,应用多媒体示证,邀请专家出庭,这是积极践行“三个走出来”的真实体现,以严谨的司法程序彰显了法律权威,以广泛的社会参与推动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n据介绍,最高检第八评议组此次在渝开展的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评议案件类型涵盖三级院5个刑事检察条线的7场庭审,分两阶段共12天有序开展,围绕提升出庭支持公诉能力开展广泛调研,以评促练、以赛促学,为全面加强公诉人队伍专业化建设,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提供精准指导。
\n重庆法治报记者 叶会娟
\n原标题: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评议组在渝开展出庭支持公诉评议活动 以严谨的司法程序彰显法律权威
安全炒股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